李氏源流考

姓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 一大姓。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人口0.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结果表明,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即世界上李姓超过8700万人。李氏在国内分布极其广泛,以北方居多。在台湾省,按人口多少被排在第五位。在海外,几乎遍及全世界,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等国家及香港地区

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地何人,是怎样形成的呢?编修于北宋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云:“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司法长官),皋陶生益,益生恩成。其后裔在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gǚ)县(今河南鹿邑县)。”按,伊侯之墟当因伊河而得名,而伊河在今河南省西部,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经嵩县、伊川,在偃师县杨村附近人洛河。所以,“伊侯之墟”应在今河南西部的伊河流域。又据《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于此可知,李姓是嬴姓颛顼的后裔,先为理氏,商朝末因避难逃至豫西,后到豫东鹿邑县定居。为了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人林宝《元和姓纂》称李贞的11世孙是李耳(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说,昌祖的5世孙李乾“为周上卿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厉乡曲仁里,周平王时做过管理藏书的史官。这说明李氏自商末至东周初的200多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及《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的8世孙李昙,字贵远,为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今河北唐山)西。昙有四子:崇、辩、昭、玑,因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崇,字伯祐,任陇西守,南郑公,为陇西(在今甘肃境)房;四子玑为赵郡(在今河北境)房。后来,陇西房为39房,赵郡房分为东、南、西三组,繁衍昌盛,人丁兴旺,都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即《史记·老子列传》中所云,老子后裔李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太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历蜀汉、晋、唐、宋,都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族,其中有的融入于氏、白、苗、瑶、侗、壮、水、彝、傣、满、回、布依、仡佬、毛难、仫佬、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为四大名门望族,被视为尊贵的士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于部分地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天下近300年,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因之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仅就在王室外而言,唐高祖李渊有22子,分为15房,唐太宗李世民有14子,高宗李治有8子,中宗李显有4子,睿宗李旦有6子,玄宗李隆基有23子,肃宗李亨有14子,代宗李豫有20子,德宗李适有11子,顺宗李诵有22子,宪宗李纯有20子,穆宗李恒有5子,敬宗李湛有5子,文宗李昂有2子,武宗李炎有5子,宣宗李忱有11子,懿宗李漼有8子,僖宗李儇有2子,昭宗李晔有17子,共41房;另有宗室宰相12人,陇西李氏宰相10人,赵郡李氏宰相17人,又分出许多支脉。此外,凡唐初跟着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或有功于唐王朝的人,均被赐从唐朝国姓李氏。被赐为李姓的有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氏及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氏等,也大大地扩充了李姓人口。《广韵》载李氏的郡望有12人: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江夏、梓潼、范阳、广汉、梁国、南阳。李氏支庶既蕃,子孙必众,于是便广泛地向各地播迁,历唐代的大发展之后,其子孙开始遍布全国。据《李氏族谱》记载,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朝,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总章年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是为李氏人福建最早者。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中原鼎沸,衣冠南走”,又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至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氏有自长安转道开封再迁往福建省,也有直接自河南固始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在莆田、晋江等地定居者。此后,李氏还有因在福建、广东等地做官而落户于南方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36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居琉球的华人。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摘自《百家姓》)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