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__宗祠篇__陇西堂华容李氏................187


QQ截图20241019181535.jpg



陇西堂华容李氏

陇西堂华容李氏祭祖文

我族立姓,始于利贞,中华大姓,举世闻名。

陇西一家,世代昌盛,寻觅宝地,相聚容城。

华容李氏,梦里思亲,合族合谱,势在必行。

今逢盛世,祭祀清明,光大先祖,启裕后昆。

衷心祈愿,家族宗亲:老者长寿,康乐心身;

少儿聪明,皇榜有名;从军从政,步步高升;

务工经商,日进斗金;孝子贤孙,富贵安宁;

蓬勃向上,孝悌忠信;家家幸福,万代永兴!


华容李氏宗祠与上图中“华容县抗日纪念馆”同为一址

   

金 家 湾 观 感

·李 维·

2015117,在章华镇召开华容李氏理事会理事长会议时,由建祠办主任岳保公汇报了建祠选址情况,初定位于三封寺镇星火村七女峰下的金家湾。我今年春节期间,带着对金家湾的厚爱和对总族建宗祠的期盼,独自到金看了,可谓一见倾心,待了整整一上午,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难舍,流连忘返。今天,借此机会,把我观察金家湾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宗祠风水的好坏是宗族兴衰的关键。金家湾坐西朝东,坐势、朝案和地形都十分难得。金家湾的来龙去脉和生气来源非同一般。它背山面水,明堂宽大,方正聚气,水口收藏,且无冲突、无争斗。其势左右互衬,四势匀和,具有阴阳互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方园相胜,小中见大的元素和表现。其址两侧群峰屏列,左右护卫,前有门户把守,后有背山所倚,山明水秀,地宽基平,交通方便,是建宗祠难得的风水宝地。

我们广大华容李氏族亲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宗祠建筑群置身其中,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必将地灵人杰,使我家族文运亨达,人财两兴。

关于陇西堂华容李氏宗祠建设的思考

华容作为地处洞庭湖区域的农业大县,在历代以来的人口迁移和集聚过程中,作为天下第一姓的李氏不同支系的先辈,出于各种原因从其他地方迁入,繁衍生息,到现在县境内共有6万人。天下李氏出陇西,500年前是一家。当前正在推进合修李氏族谱工作,为营造华容李氏的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李氏宗祠建设势在必行。

一、宗祠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是地球上**的高等智能动物,在长期的演变和生存过程中,对天、地、自然、祖先怀有深深的敬畏。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隆重而神圣。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一般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在古代的中国,祭祀活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祭天神地祇,诸侯大夫祭山川,普通百姓只能祭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1宗祠是一种传承。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宗祠建设在华夏大地广泛开展。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烙印,比如时代烙印、地域烙印、民族烙印、宗族烙印、血缘烙印。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的困惑。宗祠解答了“我从哪里来”。

2宗祠是一种信仰。汉民族没有自己的宗教,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先辈们在静静地等候你的到来,默默地享受你的祭拜。走进宗祠,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认祖归宗的认同感。

    3宗祠是一种文化。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了当时当地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地理环境交相辉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宗祠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4宗祠是一种象征。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忠孝礼仪为制度基础,宗祠作为家族的象征,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宗祠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宗族团结的场所。凡是有汉族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宗祠。只是规格高低、名气大小、建设时间早晚的问题。现代宗祠没有宗法社会的功能,但它是凝聚一个地方宗族的神圣符号。

二、关于**的李氏宗祠

有关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可以归结为源出嬴姓说、李树图腾说、源出姬姓(虎图腾)说、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等等。全国李姓的人口当今已达953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94%。郡望堂号有陇西郡、赵郡等

1、陇西堂。贞观十二年,太宗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自此,海内外李姓的郡望、堂号均以陇西命名。陇西堂位于陇西县城北关、渭河之滨的李家龙宫公园内。分置堂号牌楼、太白酒楼及迎宾区、朝祖区、祭祖区等建筑群。中院主祭堂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栋,檐悬匾额。陇西县于1992年修复陇西堂,把它作为一个连接海内外李姓同胞的纽带。因地制宜,依山附势,随峰就险,顺山而建。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在迎宾区内的陇丰渠上架设汉白玉雕花栏杆的仿古拱桥。沿中轴线修建陇西堂堂号牌楼和3000平方米的太白酒楼,两边配建接待厢房,为宾客服务。朝祖区设有六馆一堂,即肖像馆、忠烈馆、名人馆、金石馆、陈列馆、博览馆、功德堂。祭祀区为该建筑群的主建筑,纪念堂--陇西堂、祭祀塔、钟鼓楼、观戏台等。

2、李家龙宫。遗址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唐朝中叶在这里建有上、中、下三组雄伟的建筑,唐太宗亲书“李家龙宫”。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且规格较庙为高,自古李姓后裔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殿门上高悬陇西堂巨匾;堂内供有李姓始祖利贞公(理利贞)、李氏先祖泊阳公(李耳)、李氏先祖伯佑公(李崇)三尊牌位及汉白玉雕刻的李族祖像,成为天下李氏主要的祭祖场所。陇西堂前部有戏台和五座楼,后部有龙宫建筑群和五座假山,均为兵灾所毁,现五楼和三座假山夷为平地,只存有龙宫建筑群11座,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假山两座。今仅存牌楼,称头天门。1958年改建陇西四中时古建筑全部简易改修。19939月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北天第一门做了恢复原貌的维修,现存于古建筑物上的雕龙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绕梁盘脊,雄姿昂然,同龙形树一样,刻上了岁月流逝,记述着中华陇西李氏文化发祥地的变迁。

3、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据史志记载,为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创建,始名老子庙。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42),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延续至今。自“靖康之乱”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后又数度廛修。1986年太清宫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对华容李氏宗祠建设的建议

建设华容李氏宗祠是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宗族意志、开展公益活动的重要平台。

1、建造背景。当前处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乐业的开明盛世。政治清明:特别是十八大后,强力反腐,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济繁荣: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发展迈向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百姓乐业:人的自由得到充分展示,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都为合谱、建祠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

2、建造形式。一是改扩建。在现有的支系宗祠内选择一处,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优势是好起步,难度小,投资少,程序易。问题是有没有这样的宗祠可供选择,如果有的话,能否形成统一意见。二是择址新建。优势是一张白纸好绘图,可以精心打造。问题是择址难、设计难、筹资难。一步到位建设,投入较大,资金筹措的难度也大;一次征地,分步建设,先主体建筑,后辅助设施,可以快速启动,但可能存在后续风险。三是委托代建。委托宗族内几家较有实力的实业家,按照宗族既定的设计要求,筹资建设,工程完成后无偿移交宗族管理。

3、新建的地址选择。如果确定新建宗祠,应着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山水风貌,**有山有水的丘陵山地,地势开阔、空旷,呈现一定的落差。有山有水才有灵气,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二是地理交通。太偏僻不利于开展活动和管理维护,太繁华的地方容易招摇。三是社会变迁。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国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农村出现空心化。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是由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选择的地方**能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建筑孤立。四是结合方式。可考虑将李氏宗祠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健康养老事业、博物馆、幼儿园、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建议选择有山水风貌,交通相对便利,靠近集镇、城镇或者李氏宗族聚居点的地方。

    4、建设精致精美工程。宗祠的定位:要按照“宗族传承、地方标志、李氏圣殿”的目标,适合华容李氏宗族开展祭祀和宗族活动,能够传于李氏子孙后代,在地方甚至更大范围产生较大影响,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李氏宗祠。要将华容李氏宗祠建设成为百年精品工程。因此在设计、建设上要注重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美观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注重安全性:经久耐用,能够抗击各类自然灾害。达到本地抗震要求。注重防火安全。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二是要注重经济性:征地范围、建设规模、建筑成本要在可筹集资金的可控制范围。三是要注重适用性:满足华容李氏宗族开展祭祀和宗族活动的场所。同时做到兼顾其他有效的社会公益活动。四是要注重美观性:建筑风格上要具有文化艺术品位,耐看,建设成为地方的标志性建筑。五是要注重环保性:建筑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主动融入自然山水风貌,选材上尽可能用天然材料。六是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宗祠内部尽可能形成自我循环,绿色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不增加后续维护成本为参考。如地面砖宜小不宜大。

    5、以宗祠为平台开展公益活动。一旦宗祠建设完成,除了开展宗族祭祀外,应以此为平台,常年定期、不定期开展公益和社会活动,如忠孝评比活动,慈善助学活动,国学推广活动等等。唤醒、凝聚李氏宗族的向心力,进而带动地方社会风俗和风气向着积极、健康、崇善、文明的路径发展。

合族修谱、建造宗祠既是宗族活动,也是德政工程,需要动员华容李氏宗族所有的力量投入,有钱捐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相信有李氏宗族6万人的热心、奉献、尽责,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撰文:其才,铜溪庙支族)

(后记:20151128日上午,受碧炎、凤鸣公之托,在岳阳云梦宾馆召开的华容李氏宗祠建设务虚会上采用PPT方式作了发言,经整理压缩成一个简单的文本,全为个人见解,难免偏颇,仅供建祠参考

   


关于建设七女峰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传统教育基地的

请       示

县规划局:

七女峰是我国江南抗日以少胜多阻击日军的重要之地,山上抗日阻击战的战壕尚存。山下松木桥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英雄潘鼎新中将故居遗址,也是华容720辛亥义驰援武昌的出发之地。附近官堰村村部由我会和县委统战部、三封寺镇党委会共建有辛亥革命纪念墙。

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和伟大情操,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和发挥各方面力量、智慧,实现中国梦,我会建议在七女峰东侧金家湾(星火桃园之北)建设华容县抗日战争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和华容县家教家风传承中心等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传统教育基地。

以上如可,请求贵局将两馆一中心统一纳入七女峰旅游风景区和三封寺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华容县历史文化研究会

201611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