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支族
我李氏家族之传承
据老谱和《明代贤相杨溥传》中记载:我李姓一世祖名叫李仁用,生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在家排行第八,世居今山东省昌邑县八角井。宝庆二年(1226),28岁的他,被朝廷招举贤良,派到荆蜀之地,办管财赋税务。他到任后,看到石首城内绣林的山水很美,便落户东岳山下的八仙洞旁。
一世祖李仁用居住到石首后至五世一共有子、孙、重、玄共49人,其中有30人是朝廷的命官,并有进士三人,在石首立有三牌坊,以告知民众。这看出李仁用及子孙是望族之家,并在石首邑志上有记载。
为了祭祖追宗,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在五世祖李永安住宅旁设有家庙并设供奉大仙的祭坛。明末毁于兵燹,遗址在靖忠坊。到了清朝,遗址被豪右窃踞。后在高基庙刘田岗设有祠堂,祖祠和供奉大仙的祭坛相并而建,但祖祠要比大仙坛宏大。虽然华容的白竹寺、麻李港设有分祠,但在每年的清明节,族人们均先到刘田岗的公祠祭拜,后到分祠和祖墓挂扫。我们祖祠的门联有两幅:一幅:上联是“由二岳蜿蜒以南喜千重山水都向龙门凝地气。”下联是“承百官骆驿之后颛亿万孙子齐道鹿洞济书香。”横联是“李氏祖祠”。另外一幅:上联是“由山东八角井迁八仙洞历年八百金马玉堂克绍八传世第。”下联是“自宋室三进士立三牌坊筮仕三朝武德文功不愧三楚名家。”
关于堂号,老谱中载有“大仙坛”,石首族人中传之较多的是“大兴堂”。华容族人中俗称的是“百官堂”。因李姓在唐朝有荣耀之感,所以把大仙坛谐音为“大兴唐”。“百官堂”称谓起于明朝时期,因我李氏宋、元、明三个朝代有97人奉朝廷之命做官,故称谓“百官堂”。在本届续谱中,编委会曾对堂号进行过考证分析,并征求不少族亲意见,为尊重石华两邑的习惯称呼,最后商定仍沿用八届谱牒编印提法,让族亲得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