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篇》编纂之我见
一、什么是名人
“名人”的定义,我认为是:一个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努力,以其优良的品德、**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被社会、被族丁公认,可以作为现在乃至后世学习的楷模。
二、为什么要编纂《名人篇》
在陇西堂华容李氏人丁中,先贤无数,后秀更多。军政要员、商企巨子、科技精英、社会名流不胜枚举。很多人分布在各地区、各领域,国外也有不少。把这些名人弄清楚,把他们成功的事迹总结出来,编入族谱,树为典范,有利于弘扬我李氏家风,激励我李氏子孙,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家、为族、为国贡献力量,造福人民。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三、《名人篇》收入哪些对象
按现代为主、兼顾历史的原则。其录入对象分为二类:
一类是:1、军政要员(副团、副处以上);2、获博士以上学位和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以及其他同级别学术界人士;3、省部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省以上授予其他荣誉称号者;4、大孝子、女(女、媳、婿);5、为合族捐资2万元以上的宗亲;6、资产过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家;7、有创造发明并获***奖励者;8、和睦家庭;9、为合族作出其他重大贡献的人员。
二类是:1、副科(营)以上,副处(团)以下公职人员;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市级荣誉获得者;4、孝子、女(女、媳、婿);5、经营资产200万元以上者;6、在合族中捐款1万元以上者。
支族原《谱》中已载入的,可有选择性的报总族编委,影响大的入一类,稍次的入二类。历史上已被社会公认、熟悉的人物不列入。但始祖除外。女名人要占相当比例,入谱时条件适当放宽。
四、怎样收集名人资料
1、广泛摸底,掌握事实;2、根据上述条件,认真考证,确定对象,与之取得联系;3、支族按确认对象和总族编委要求,分别写出初稿,将电子文本或打印件交编委审查定稿;4、总族审查后编入总谱。
五、如何写好《名人传》
1、内容:一类名人包括:①个人简介;②典型事迹;③社会评价;二类名人只要个人简介。
2、方法:组织素材时,可以采访本人,或由个人先写自述,或走访知情者。介绍一类名人的典型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将其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历史背景、基本成就叙述清楚。要用概括而精炼的语言描写,增添文学色彩,达到如颂如歌、引人入胜的境界。各支原谱中有很多优秀文章,可借鉴。
3、要求:①一般用白话文。新入谱的原则上用白话文。为了达到文字精辟有力,个别的用文言文写也可以,但必须大众化,不用僻字、偏词,要让人一读就懂;原谱所载的可收原文。②标题一律用《××公简介》,入一类“名人”者,按1000字左右写,附全家福彩照一张;入二类“名人”者,按300字左右写,附个人一寸彩照一张。③防止出现“假、错、散、偏、陈”现象。“防假”,即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防错”,即不能出差错,张冠李戴;“防散”,即不能记流水帐,简单罗列;“防偏”,即不能偏离修谱育人的宗旨,造成负面影响;“防陈”,即要与时俱进,不用或少用陈词老调。
初稿形成后,**与本人见面,让对方认同。